虚拟发电厂市场研究报告按技术(需求响应、分布式发电、储能、可再生能源并网)、按类型(混合虚拟发电厂、传统虚拟发电厂、软件定义虚拟发电厂)、最终用途(住宅、商业、工业)、控制机制(集中控制、分散控制、基于云的控制)和区域(北美、欧洲、南美、亚太地区、中东和非洲)-预测2035
ID: MRFR/E&P/4134-HCR | 111 Pages | Author: Anshula Mandaokar| May 2025
2023 年虚拟电厂市场规模为 14.8 亿美元。VPP 市场行业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19.4 亿美元增长到 2032 年的 176.4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32 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31.67%。可再生能源份额的不断上升、从集中式发电向分布式发电的转变以及太阳能和储能成本的降低是促进市场增长的关键市场驱动力。
资料来源:二次研究、初步研究、MRFR 数据库和分析师评论
2024 年 7 月:ABB 宣布与一家领先的欧洲公用事业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整合其基于云的 VPP 平台 ABBbility™,以增强电网稳定性并优化能源使用。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变得更加普遍以及电网动态从集中式转向分布式,预计虚拟发电厂市场将会发展。由于能源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能源存储的可及性,需求将会增加。与传统发电厂配置相比,VPP 还更有效、更适应在短时间内提供高峰负荷电力,这将进一步推动市场扩张。由于价格波动,虚拟发电厂交易的灵活性吸引了许多额外的参与者。
虚拟发电厂交易的灵活性吸引了许多新参与者。在贸易市场上,客户可以出售多余的能源并以折扣价购买能源。预计此类虚拟发电厂功能将增加需求。然而,暴露于高频电磁波和无线电波会给儿童和老年人带来健康风险,这可能会阻碍这种扩张。有关环保发电的严格政府法律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发展,这将增加对虚拟发电厂的需求。
例如,根据国际能源署 (IEA) 报告,2020 年全球电力需求增长 4%,即 900 太瓦时,增长速度几乎是所有其他形式能源需求增长速度的两倍。 2020年可再生能源增长了4%,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近25%。目前,全球超过 25% 的电力输出由可再生能源产生,占全球发电量增长的近 45%。
2020 年 11 月 - 西门子 对于全球嘉士伯集团旗下芬兰啤酒厂 Sinebrychoff 的下一阶段能源优化,西门子建立了一种新颖的商业模式,为行业参与者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该解决方案基于虚拟发电厂 (VPP) 和最新的能源存储技术。
基于技术,虚拟电厂市场细分包括配电发电、需求响应和混合资产。虚拟电厂市场最大的收入份额来自于需求响应。由于电网现代化和虚拟电厂业务的蓬勃发展,需求响应的需求将会上升。由于智能设备被更频繁地用于控制客户现场负载,因此混合资产市场预计将增长更快。
例如:为了向 FirstEnergy 的发电厂提供需求响应资源,EnerNOC 签署了一项协议(美国)。这将使公用事业公司更容易、更经济地实现其减少需求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使用将有助于 EnerNOC 扩大其在商业和工业能源领域的需求响应计划业务。
2020年12月,ABB与制氢技术提供商AFC Energy达成战略合作。该联盟的成立是为了生产下一代电网兼容的大功率电动汽车充电解决方案。
根据最终用户,全球虚拟电厂行业已分为商业、工业和住宅。由于中小型虚拟电厂的存在,工业领域在 2021 年占据了最高的增长份额。此外,高峰负载期间的能源效率和高可靠性使虚拟发电厂值得工业领域使用。
2019年,住宅领域的市场份额增长最快,达到61.4%。随着智能电网、智能电网产品、智能电表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虚拟电厂在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按地区划分,该研究提供了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洞察。 2021年亚太虚拟电厂市场规模为0.8亿美元,预计在研究期间将呈现显着的复合年增长率。span>
此外,市场报告研究的主要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中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韩国和巴西。
图 2:2021 年按地区划分的虚拟电厂市场份额 (%)
资料来源:二次研究、初步研究、MRFR 数据库和分析师评论
由于众多行业参与者的存在以及政府针对 100% 绿色能源的举措,欧洲的虚拟发电厂市场占据了第二大市场份额。例如:在德国,Statkraft 是欧洲最大且首个虚拟发电厂。此外,德国虚拟电厂市场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英国虚拟电厂市场是欧洲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
亚太虚拟电厂市场预计从 2022 年到 2030 年将以最快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这是由于印度和中国等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国家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此外,中国虚拟电厂市场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印度虚拟电厂市场是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
主要市场参与者正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以增加其产品线,这将有助于虚拟电厂市场进一步增长。市场参与者还采取各种战略举措来扩大其全球足迹,其中包括新产品发布、合同协议、并购、增加投资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等关键市场发展。虚拟电厂行业的竞争对手必须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以便在竞争日益激烈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扩张和生存。
ABB 是一家全球顶尖科技公司,致力于推动社会和工业变革,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该公司的虚拟发电厂(VPP)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发电和存储系统网络,而不是传统的物理发电厂。它是一个集成的虚拟平台,通过分布式电源管理系统控制发电。
得益于ABB的AbilityTM OPTIMAX®能源管理包,强大的参与者可能会在能源和信息双向流动带来的新机遇中蓬勃发展。使用该虚拟电厂管理软件,通过组合和优化分散的能源资源来创建虚拟电厂。然后,用户可以在批发市场上购买或出售能源以获取利润,或者以订阅服务的形式获取能源。
此外,总部位于爱丁堡的 Flexitricity 目前负责一座 500MW 完全灵活的虚拟电站。 VPP 支持国家电网 ESO 和配电网络运营商维护供应安全并平衡可再生能源的变化。
英国各地消费者拥有的多样化资产的灵活性构成了 500MW 虚拟发电厂。这包括区域供暖计划、超市、大学、地方政府、NHS 医院、商业农民和制造商。
Flexitricity 与伦敦第一家公开交易的储能基金 Gore Street Capital 于 2022 年 6 月合作,以最大限度地提高 155MW 电池储能设备 (BESS) 的性能。六个站点的安排扩大了 Flexitricity 和 Gore Street Capital 最近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
2020 年:Evergreen Energy 通过收购 Homely Energy(一家专门从事可持续家庭供暖的初创公司)而发展壮大。 Homely Energy 开发了一款专为热泵设计的智能恒温器。节省成本的优化和基于应用程序的供暖管理都对客户有利。
2020 年 11 月:为了帮助全球嘉士伯集团旗下的成品啤酒厂 Sinebrychoff 进行能源优化,西门子创建了一种商业模式。在 Sinebrychoff 位于赫尔辛基大区的工厂,这些解决方案(包括虚拟发电厂和最新的储能技术)将得到实践。通过数字化为节约成本和提高供电质量创造机会。
2024 年 5 月,Google 的 Nest Renew 服务和 OhmConnect 合并成立 Renew family,这是美国最大的家庭虚拟发电厂 (VPP)。这一开创性的企业旨在连接全国数百万客户,提供电网稳定性并降低家庭能源成本。
此次合作得到了大量资金的支持,其中包括 Sidewal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提供的 1 亿美元,使 Renew Home 成为快速发展的家庭能源管理解决方案行业的领先企业。该公司与设备制造商和公用事业公司合作,整合先进的技术,为消费者节省资金,并为绿色能源的未来做出贡献。
Renew Home 可以管理大约 3 吉瓦的能源消耗,并计划到 2030 年将其增加到 50 吉瓦。该公司广泛的网络有助于公用事业公司平衡供需,特别是在高峰使用期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传统发电厂的需求并促进向可持续能源的过渡。
2024年2月,华为推出两款新解决方案:“站点虚拟电厂(VPP)分布式储能系统(DESS)解决方案”和“智能计算时代大规模数据中心解决方案SmartDC”。这些技术试图帮助运营商转向更加生态友好的低碳战略。
站点 VPP 分布式能源存储系统 (DESS) 解决方案承诺通过在站点层面智能管理和集成可再生能源来改善能源消耗和存储。该系统结合了分布式能源(DER),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储能设备,创建了一个虚拟发电厂。
SmartDC 解决方案专注于将能源密集型数据中心转变为更高效、可持续和智能的运营。随着对数据中心的需求不断增长,对节能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考虑到大规模计算对环境的影响。
Report Attribute/Metric Source: | Details |
MARKET SIZE 2023 | 4.49 (USD Billion) |
MARKET SIZE 2024 | 4.96 (USD Billion) |
MARKET SIZE 2035 | 15.0 (USD Billion) |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 10.58% (2025 - 2035) |
REPORT COVERAGE | Revenue Forecast, Competitive Landscape, Growth Factors, and Trends |
BASE YEAR | 2024 |
MARKET FORECAST PERIOD | 2025 - 2035 |
HISTORICAL DATA | 2019 - 2024 |
MARKET FORECAST UNITS | USD Billion |
KEY COMPANIES PROFILED | RWE, ABB, NextEra Energy, Pacific Gas and Electric, Shell, E.ON, Enel, Schneider Electric, EDF, Centrica, Honeywell, Vattenfall, Siemens, Engie, General Electric |
SEGMENTS COVERED | Technology, Type, End Use, Control Mechanism, Regional |
KEY MARKET OPPORTUNITIES | Increased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Growing energy storage adoption, Demand for grid flexibility solutions, Expansion of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Government incentives for sustainable practices |
KEY MARKET DYNAMICS | Increased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Growing energy demand management, Advancements in smart grid technology, Supportive government policies, Enhanced grid 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
COUNTRIES COVERED | North America, Europe, APAC, South America, MEA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 :
The Virtual Power Plant Market is expected to be valued at 4.96 billion USD in 2024.
By 2035, the Virtual Power Plant Market is expected to reach a valuation of 15.0 billion USD.
The market is anticipated to grow at a CAGR of 10.58% during the period from 2025 to 2035.
North America is projected to have the highest market value in 2035, at approximately 4.75 billion USD.
The market value for Demand Response technology is expected to grow from 1.5 billion USD in 2024 to 4.5 billion USD in 2035.
Key players in the market include RWE, ABB, NextEra Energy, and Shell among others.
The Renewable Energy Integration segment is projected to reach a market size of approximately 3.3 billion USD by 2035.
Europe's market for Virtual Power Plants is expected to grow to around 3.75 billion USD by 2035.
The Distributed Generation technology market is estimated to be valued at 1.2 billion USD in 2024.
Challenges may include regulatory hurdles and technological integration issues as the market expands.
Leading companies partner with us for data-driven Insights.
Kindly complete the form below to receive a free sample of this Report
© 2025 Market Research Future ® (Part of WantStats Reasearch And Media Pvt.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