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自动化市场研究报告——2032年全球预测
ID: MRFR/SEM/1337-CR | 128 Pages | Author: Anshula Mandaokar| March 2024
2023 年工厂自动化市场规模为 2.05 亿美元。工厂自动化市场行业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241 亿美元增长到 2032 年的 4.038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 - 2032 年)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7.6%。自动化被视为使用机器来减少人力。工业机器人化结合了机械化创新和控制装置,这些装置通过计算机化机器进行传输。企业逐渐采用PC编程和现代机器人来处理不同的周期,进一步提高效率和生产力。当前一些包括石油和天然气业务、合成材料、材料、临床场所和其他紧急业务的领域正在逐步推行计算机化进程。以极低的装配成本提高效率是生产线计算机化创新的本质特征,被认为是工厂自动化行业的强劲发展变量。一些国家逐渐将资源投入到纳入环保程序的无碳战略中。尤其是汽车等终端客户企业正在关注此类程序。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工厂自动化行业的重要驱动变量。
来源二次研究、主要研究、MRFR 数据库和分析师评论
使用设备来实现系统或生产流程自动化被称为制造自动化。最终目标是通过扩大产能或削减开支或两者兼而有之来提高效率。自动化被视为使用机器来减少人力。它已成为机电系统的代名词,可以通过编程来执行各种任务。制造商越来越多地使用自动化来提高精度、均匀性和运营效率。尽管自动化有助于提高产量,但它也强调了可靠制造等因素会影响生产。监控设备并创建用户友好的数据、视觉效果和其他输出的传感器和设备通常连接生产线并提供额外的好处,例如减少停机时间、可预测的维护和改进的决策。上述因素推动了预测期内工厂自动化市场的增长。
此外,技术的融合使制造商能够向第五次工业革命迈出下一步,其中不同的工业自动化服务系统进行协作并共享资源。公司必须利用现有技术、加速技术部署并释放新的价值来源,以保持领先地位。工业自动化领域传统上一直抵制创新或高端技术的早期采用。通常,该领域的企业更喜欢利用成熟的技术和标准来确保安全、可靠和一致的运营。然而,随着工业 4.0 的出现,情况开始迅速发生变化。过去十年中,工业领域受到渐进式技术变革以及新系统和增强网络架构的快速采用的影响。
基于技术的工厂自动化市场细分包括监控和数据采集 (SCADA)、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PAC)、PLC、分布式控制系统 (DCS) 和人机界面 (HMI)。就收入而言,监控和数据采集系统 (SCADA) 领域在 2021 年工厂自动化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预计在预测期内将主导市场。
根据最终用户,工厂自动化市场细分包括制造、汽车、包装和制造。加工、能源与电力、半导体及电子、印刷及转换其他人。 2021年,汽车制造领域在收入方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预计在预测期内也将遵循同样的趋势。
来源二次研究、主要研究、MRFR 数据库和分析师评论
按地区划分,该研究提供了北美、欧洲、亚太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市场洞察。在预测期内,欧洲可能会主导工业自动化市场份额。 2021年1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表示,按地区划分,西欧(每万名员工225台)和北欧国家(每万名员工204台)的机器人密度全球最高。德国在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中排名第四,每万名员工拥有 346 台自动化设备。这些是导致该地区占据主要份额的一些关键因素。
来源二次研究、主要研究、MRFR 数据库和分析师评论
预计亚太地区在 2022 年至 2029 年预测期内将呈现显着增长。日本是最大的机器人和工厂自动化系统生产国。机器人技术的存在日本各地的工厂自动化产品和制造公司,如欧姆龙公司、安川电机、横河电机、三菱电机和日本电产公司,为该地区的工业自动化需求做出了贡献。中国是物联网系统中使用的传感器、电池、微芯片和其他组件的主要生产国。此外,在印度,印度制造和中小微企业等政府举措支持中小企业采用先进的制造解决方案。政府的此类积极举措预计将推动该地区的市场增长。
由于制造商先进的生产能力和高效的贸易实践,北美地区将在未来几年出现显着增长。中东和中东地区预计非洲未来几年将出现显着增长。随着数字化转型过程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的采用在南美洲地区越来越受欢迎,预计将代表市场的稳定增长。巴西对先进技术的需求不断增长,为自动化企业展示了巨大的机遇。
主要市场参与者正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以增加其产品线,这将有助于工厂自动化市场进一步增长。市场参与者还采取各种战略举措来扩大其全球足迹,其中包括新产品发布、合同协议、并购、增加投资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等关键市场发展。工厂自动化行业的竞争对手必须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产品,以便在竞争日益激烈和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中扩张和生存。
主要市场参与者正在研发上投入大量资金以扩大其产品线,这将刺激工厂自动化市场的进一步增长。随着新产品发布、合同协议、并购、投资增加以及与其他组织的合作等重大市场发展,市场参与者也在采取各种战略活动来扩大其影响力。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且不断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发展壮大,工厂自动化行业的竞争对手必须提供价格实惠的产品。
本地制造以降低运营成本是制造商在工厂自动化行业中为使客户受益并扩大市场领域而采用的主要业务策略之一。工厂自动化市场最近给医药带来了一些最重要的优势。主要护发产品市场参与者,包括 ABB、艾默生电气公司、三菱电机公司、通用电气、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欧姆龙公司等,都试图通过资助研发活动来增加市场需求。
作为能源和电力系统、工业自动化、信息和通信系统、电子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使用的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和销售的领导者,三菱电机集团将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不断的创造力,为实现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做出贡献。
此外,罗克韦尔自动化是一家纯粹的自动化竞争对手,是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的后继实体,罗克韦尔国际公司于 2001 年剥离了前罗克韦尔柯林斯航空电子部门。截至 2021 财年,该公司通过三个部门运营:智能设备、软件和控制以及生命周期服务。智能设备包含其驱动器、传感器和工业组件,软件和控制包含其信息、网络和安全软件,而生命周期服务包含其咨询和维护服务以及与斯伦贝谢的 Sensia 合资企业。
艾默生电气公司
三菱电机公司
通用电气
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
欧姆龙公司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施耐德电气公司
西门子股份公司
横河电机
2022 年 6 月 - 三菱电机公司宣布,将在印度设立新的工厂自动化设备工厂,打造第三个全球生产中心,以推动快速增长市场的收入增长。该公司将向三菱电机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投资约22亿卢比。这个新的生产中心将加强其供应链,使三菱电机成为工厂自动化系统的领导者。
印度市场正在以约8%的速度扩张,主要集中在汽车、制药、食品和医疗保健等行业。饮料、数据中心和纺织品,预计未来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新工厂预计投产于 2023 年 12 月开始运营并制造逆变器和逆变器其他工厂自动化(FA)控制系统产品,扩大了三菱的能力,以满足印度不断增长的需求。
艾默生宣布于 2022 年 5 月发布 PACSystems RSTi-EP CPE 200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PAC)。这一新的紧凑型 PAC 系列可确保 OEM 能够成功满足客户要求,同时减少对专业软件工程人才的依赖。
三菱电机公司计划向三菱电机印度私人有限公司注资 22 亿印度卢比。有限公司,其子公司计划在印度开设另一家工厂;该消息于 2022 年 6 月 4 日披露(美国商务部长办公室,日期不详)。公司预计从 12 月至 23 日开始工厂运营,工厂生产逆变器和其他工厂自动化 (FA) 控制系统产品,以提高其能力,以满足印度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2 年 7 月 – 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转型服务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在亚太地区推出了 PowerFlex 交流变频驱动器,以实现电机功能的高效控制。这将使客户通过TotalFORCE技术获得更灵活、更强大、更智能的下一代驱动器。
2021年11月-欧姆龙公司宣布与全球领先的协作机器人品牌Techman Robot, Inc.签署协议。欧姆龙目前持有达明科技约 10% 的股份。这些公司将共同开发创新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将欧姆龙工厂自动化设备与达明的协作机器人相结合,以提高安全性和生产力,同时提供解决制造现场劳动力短缺问题的解决方案。
2021 年 7 月-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与基于云的产品数字化和可追溯性平台 Kezzler AS 合作。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使制造商能够通过使用基于云的连锁解决方案来捕获其产品从原材料来源到销售点或更远的端到端旅程。
2021 年 7 月-西门子股份公司扩大了与 SAP SE 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服务和资产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新的解决方案。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将工厂车间运营、通过数字孪生进行的产品开发以及与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的远程状态监控联系起来,以促进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协作。
ABB 于 2021 年 2 月推出了协作机器人产品组合,即 GoFa 和 SWIFTI 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功能强大,可促进机器人的移动。
2021 年 6 月,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以 22.2 亿美元收购了专注于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 Plex Systems。该公司希望通过添加 Plex 的云原生智能制造平台来扩展其工业云产品。
西门子公司扩大了与 SAP SE 的合作伙伴关系,于 2021 年 7 月提供新的服务和资产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该合作伙伴关系将支持工厂车间运营、通过数字孪生进行产品开发,以及与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进行远程状态监控,从而实现整个资产生命周期的协作。
固定自动化
可编程自动化
灵活的自动化
集成自动化
监控和数据采集(SCADA)
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 (PAC)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集散控制系统(DCS)
人机界面 (HMI)
其他
制造
汽车
包装及处理中
能源与能源电源
半导体与电子产品
印刷与印刷转换
其他
Attribute/Metric | Details |
Market Size 2022 | USD 198.03 Billion |
Market Size 2023 | USD 219.04 Billion |
Market Size 2030 | USD 419.07 Billion |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 9.82% (2023-2030) |
Base Year | 2022 |
Forecast Period | 2023-2030 |
Historical Data | 2019 & 2021 |
Forecast Units | Value (USD Million) |
Report Coverage | Revenue Forecast, Competitive Landscape, Growth Factors, and Trends |
Segments Covered | Component, Solution, Industry, and region |
Geographies Covered | North America, Europe, Asia Pacific, Rest of the World |
Countries Covered | The U.S, Canada, Germany, France, UK, Italy, Spain, China, Japan, India, Australia, South Korea, Brazil, Saudi Arabia, UAE, Argentina, |
Key Companies Profiled |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Japan), Omron Corporation (Japan),Endress+Hauser (Switzerland), Fanuc Corporation (Japan), WIKA (German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Japan), Eaton Corporation (Ireland), Danfoss (Denmark), Rockwell Automation (United States), Yask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Japan), Toshiba Corporation (Japan),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United States), Dwyer Instruments (United States), Stratasys (United States), Hitachi (Japan), HP (HewlettPackard) (United States), 3D Systems (United States), ABB (Switzerland), Schneider Electric (France), Siemens (Germany), General Electric (GE) (United States) and Emerson Electric Co. (United States) |
Key Market Opportunities | · New product launches and r&d among major key players |
Key Market Dynamics | · Rising adoption of industrial robot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 Increasing adoption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 Increasing use of enabling technologies in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FAQ) :
The global Industry control and factory automation Market size valued at USD 198.03 Bn in 2022
The global market is foreseen to grow at a CAGR of 9.82 % during the forecast period, 2023-2030.
Asia-Pacific had largest share of the global market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United States), VWR International, LLC (United States), Daikin Industries, Ltd (Japan), JULABO GmbH (Germany), Peter Huber Kältemaschinenbau AG (Germany), SP Scientific (United States), Polyscience (United States), Northern Brewer (United States), Analis (Belgium) and Lister GmbH (Germany)
Industrial Robots dominated the market in 2022.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 (PLM)
Discrete Industry
Leading companies partner with us for data-driven Insights.
Kindly complete the form below to receive a free sample of this Report
© 2025 Market Research Future ® (Part of WantStats Reasearch And Media Pvt. Ltd.)